虚和二字,董其昌书法的灵魂是怎样铸就的?《群鸿戏海杂书册》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0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67
2023-12-03 21:17·大成国学堂作品声明:内容由AI生成

在中国美术史上,董其昌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。他博学多才,通晓禅宗哲理,是一位卓越的书画家。在书法领域,他的行草书成就尤为突出,宗法“二王”,又融会了颜真卿、米芾、杨凝式等大家的笔法,甚至赵孟頫的书风也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图片

一、虚灵生动,韵味无穷

董其昌的书法,用笔最具特色的就是“虚灵”。他曾写道:“书法虽贵藏锋,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。”“盖以劲利取势,以虚和取韵。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,如锥画沙是也。”这种“虚灵”的内涵丰富,意蕴深远。为了达到虚和取韵,他特别强调书者对笔的主动控制。他说:“作书须提得笔起,不可信笔。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。提得笔起,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。”在他的作品中,没有一笔乏力,转折处均提笔暗转。如他的作品《楷书周子通书轴》,以劲力取势、以虚和取韵,展现了风神超逸的气质。

图片

二、墨色丰富,潇洒流畅

董其昌对墨的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,他将墨分为五种不同的浓淡层次,并认为“字之巧处在用笔,尤在用墨”。他说:“用墨须使有润,不可使其枯燥,尤忌肥,肥则大恶道矣。”他的书法作品,尤其是《董其昌群鸿戏海杂书册》,用笔苍润兼施,通篇在墨色浓淡枯润的变化中呈现出音乐般的节奏和旋律。他还善于用枯淡之墨,如《草书张旭郎官壁石记卷》和《节临怀素自叙帖卷》,墨色丰富,淡而不薄、枯而不浮,展现了董其昌书法行云流水、无拘无滞的潇洒风神。

图片

三、章法谨密,意境深邃

董其昌强调章法的构成,他说:“古人论书,以章法为一大事。”“右军《兰亭序》,章法为古今第一,其字皆映带而生,或小或大,随手所如,皆入法则,所以为神品也。”他的书法作品,章法疏阔空旷、气度闲雅,字距和行距十分宽阔,黑白对比反差较大,作品萧散沉静,恬淡闲雅。

图片

四、禅意深远,神秘莫测

董其昌将禅宗思想融入书法艺术创作,他认为“平淡自然”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。他说:“惟鲁公天真烂漫,姿态横出,深得右军灵和之致,故为宋一代书家渊源。”“东坡诗论书法云:'天真烂漫是吾师’,此一句丹髓也。”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和颜真卿的《祭侄文稿》都是草稿,书家本无心创作,却使书作得自然之妙和生动之趣。

图片

董其昌的书法,无论在用笔、用墨、章法还是意境上,都展现出他的深厚功底和高深造诣。他的作品,如同一幅幅禅境深远、神秘玄妙的画卷,让人沉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我们将《董其昌群鸿戏海杂书册》精确复制,作为极其重要的“法帖3.0”藏本以飨书友!请注意,“法帖3.0”出品是原汁原味、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,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!

欲购专业级《董其昌群鸿戏海杂书册》超清复制件的书友,可点击下面商品卡,品鉴与激赏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